稷下论坛

齐地、齐人、齐事摭谈

历史上的齐国“东至海,西至河,南至穆陵,北至无棣”,都城在临淄,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强盛的诸侯国之一。无论政治、经济还是教育文化,齐国都走在诸国的前列。

一、姜尚垂钓

姜子牙是一位有才学、有抱负的隐者,但怀才不遇。他曾经做过饭,杀过牛,整个青年时代穷困潦倒、颠沛流离。后来偶遇周文王,困龙得水,一飞冲天。说是“偶遇”,其实不然,用直钩垂钓,以这样别出心裁的方法吸引他人的注意,估计一定经过了深思熟虑,并对周文王的行程线路、脾气秉性有相当的了解。否则,一个人蹲在溪边垂钓,没人理会你。还有首诗描绘当时的情景“短杆长线守磻溪,这个机关哪个知?只钓当朝君与相,何尝意在水中鱼!”

周文王果然被吸引到溪边来,谦和地向他请教治国方略,太公有条不紊一一作答。文王频频点头,为其非凡谈吐和远见卓识所感染、折服,当即拜姜尚为师,并亲自策马赶车,一同返回。民间还有更离奇的传说,周文王为表诚意,不用牛马,自己亲自拉车八百步,汗流浃背,实在拉不动了。姜尚下车后说,你拉了我八百步,我保你周朝八百年,果然西东两周延续了八百多年。姜子牙没有辜负文王的期望,辅佐他的儿子周武王一举灭掉了商纣,东突西荡,建立起强大的西周王朝。功勋卓著的姜子牙被首封,在齐建国,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工商业,经济发达,人民富足,社会安定。司马迁追述历史,曾说:“洋洋哉,固大国之风也!”

二、管鲍之交

风尘仆仆的历史车轮转眼进入了东周,诸侯争霸的春秋时代到来了。由于齐襄公连年征战,又骄奢淫逸,引起了大臣的不满。齐国大乱,齐襄公被杀,齐国无君。此时,齐襄公的弟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分别在鲁国和莒国避难。很显然,谁先赶回临淄,谁就是国君。

管夷吾替公子纠分析:莒近鲁远,很可能小白先到临淄。怎么办?那就要不走寻常路,派快马轻骑半路截杀小白。管夷吾、召忽率骑兵三十在即墨追上了小白,长弓硬弩一箭射去,但听哎呦一声,小白应声倒下,口吐鲜血,一动不动。事发突然,这可惊呆了一路护送的鲍叔牙。管夷吾和公子纠心中有底,不慌不忙六天时间才赶到临淄,却发现城头变化大王旗,小白已经即位,是为齐桓公。原来,管夷吾并未射中,机智的小白咬破舌尖,骗过了管夷吾,当然也吓坏了鲍叔牙。

管夷吾与鲍叔牙交情深厚。年轻时两人一起做买卖,鲍叔牙家厚,出资多,管夷吾家贫,出资少。但在分红利时,管夷吾总是多拿一些,甚至有时不入账就自己花了,这属于违反财务制度的“坐支”行为。鲍叔牙跟别人解释:并非因为他贪财,而是因为他家有老母需要照顾。管夷吾曾经为鲍叔牙出谋划策,可是照着去办,往往败多成少。鲍叔牙不认为是主意不好,而是时机不成熟。管夷吾曾做过三次小官,但都被辞退了,鲍叔牙不认为他能力欠缺,而是认为当政者不识俊才。管夷吾曾当过兵打过仗,但总是中间溜号当逃兵,鲍叔牙认为不是他贪生怕死,而是他不愿为不义的战争白白送命,让老母亲无人送终。管夷吾曾感慨:“生我者父母,知我者鲍叔也!”

即位后的小白发兵迎敌,大败鲁国于乾时,提出要求:子纠是我兄弟,我不忍心杀他,你们替我杀掉吧。管夷吾、召忽是我的仇人,务必给送过来,我要把他们做成肉酱吃,不然,将伐鲁。无奈中的鲁国只好杀掉子纠,召忽自杀,唯有管夷吾请囚回国。囚车刚入齐境,鲍叔牙已然等候多时,亲自打开囚车,迎接入齐。古人曾在此建夷吾亭,以志纪念。鲍叔牙先行去见齐桓公,连连祝贺他得到一个贤明的相国。当知道所说的相国是管夷吾时,恨恨地说:“箭尚在,每每思之,恨不得剥其皮,食其肉,谈什么相国之位。”鲍叔牙进一步开导:您要治理国家,高敬仲和我勉强可以辅佐,可是您要想再进一步,匡扶周室,一霸天下,我等就力不从心了,非管夷吾不可。人才难得,万不可失啊。您不要念念不忘射你的一箭之仇,有了他,可以帮你射天下!

三、春秋首霸

豁然大度的齐桓公亲自出城,迎接管夷吾入城,拜为相国。管夷吾建议实行军政合一的制度和“相地而衰征”的务实经济政策,充分发挥齐国“通鱼盐之便”的地理优势,齐国很快强盛起来。在人才任用方面,管夷吾不断提醒桓公要知人善任,用人不疑,提防小人和谗言。桓公很受启发,尊称管夷吾为“仲父”,关于治国的方针大计,完全由仲父决定。为表忌讳,国人一律尊称“管仲”,这即是“管仲”的由来。

强大后的齐国不断召集诸侯会盟,商讨国家大事,处理诸侯事物。前682年,宋国内乱,君主虚位。受周僖王委派,齐桓公召集诸侯开会,确定宋国国君。周朝实行的是分封制,天子之下分为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五级。论地位,宋是公爵国,齐是二等侯,宋公地位显然要比齐侯高,但宋公的君位却要齐侯来定,宋公及其他诸侯的感受不难想象。但弱国无外交,实力强是硬道理,桓公做了盟主老大,并约定一同讨伐未参加会盟的鲁、卫等国。大家都说“应当!”,只有新立的宋公没有表态,当天晚上不辞而别。

此后,齐桓公先后多次会盟诸侯,东突西荡、北平南征,气势如日中天,直冲斗牛。在追击北方山戎的战役中迷了路,还是管仲有办法,在几匹老马的带领下走出困境,这就是“老马识途”典故的由来。燕国国君非常感激桓公的鼎力相助,送了一程又一程,不觉间已经送到了齐国的长芦。自古诸侯相送,不出国界。为表谢意,桓公割燕侯所送之处的土地归燕。端的是大国气度!燕侯感动万分,在此筑城,取名“燕留”。桓公声誉大增,不免日益骄矜,曾炫耀说:“寡人南伐至召陵,望熊山;北伐山戎,离枝、孤竹;西伐大夏,涉流沙;束马悬车登太行,至卑耳山而还。寡人兵车之会三,乘车之会六,九合诸侯,一匡天下。昔三代受命有何以异于此乎?”于是想模仿古人,封禅泰山。管仲力劝,作罢。

功成名就的桓公贪图安逸,宠信小人。易牙、开方、竖刁整天不离左右,谓之“三贵”。此时的管仲病入膏肓,临终前告诫桓公,千万要留心这三个人。人情莫爱于子,易牙能忍心蒸了自己的儿子给你吃,他会对你怎样做?竖刁为了服侍你,自己动手做了太监,人性莫重于身,自己的身体都可不要,还有什么做不出?开方放着好好的卫国公子不做,父母死了也不去奔丧,人情莫亲于父母,父母都不顾了,还会顾及谁呢?”管仲的临终遗言可谓发自肺腑,桓公于是远离了这三个人。但时间一久,感觉生活非常不便,就恢复了“三贵”的职位。日益昏聩的齐桓公走向了风烛残年,争夺君位的机会到了,易牙、开方、竖刁各拥一方,残酷争斗,谁还顾及奄奄一息的这个老头子呢。病榻上的桓公,水食皆无,呼天号地,悲怆而死。死后陈尸67天,尸虫爬出户外,才被草草埋葬。

四、景公中兴

公元前550年,齐庄公攻打莒国,齐国勇士杞梁战死。杞梁之妻孟姜,迎尸归家,露宿三日,抚棺恸哭,涕泪滂沱。据传,恰好齐城墙崩陷数尺,人们便说这是孟姜女的真诚情感所致。这就是孟姜女哭长城故事的雏形。不知为什么后来时间推移到了秦代,地点变成了山海关,勇士杞梁也变成了民夫万喜良。

547年,齐景公即位,晏婴相国。晏子生活简朴,景公赏赐的新车骏马不受,景公给的大房子不住,景公年轻貌美的女儿不要,一心励精图治,恢复和发展齐国的经济。齐国重新走向强盛,是为“景公中兴”。随着国家的安定和经济的振兴,景公开始追求豪华和享乐。为建楼台亭阁,不惜在秋收时节征集劳役。晏婴非常策略地给景公唱了一首自己编的歌曲:庄稼成熟了啊无人收成,西风瑟瑟啊万木凋零!秋风萧萧啊怎么越冬?苍天有灵啊徭役减轻!景公听后非常惭愧,下令解散劳役,回家秋收,民皆欢喜。

公孙捷、田开疆、古冶子号称“齐帮三杰”,挟功恃勇,飞扬跋扈。晏婴决心除掉三人,但“三杰”武艺高强而且是景公眼中的红人,难以下手。在一次宴会上,晏婴让三个人论功劳大小分吃两个桃子,结果三杰内讧,相继被杀或自杀。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“二桃杀三士”的故事。

在晏婴的辅佐下,齐国重振国威军威,出现了齐桓公之后从未有过的富强局面。“晏子使楚”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时期。一次在临淄南面的牛山上,景公俯瞰富丽堂皇的都城,想到终究要离开这繁华的世界,不禁忧愁害怕地掉下了眼泪。随行的两个臣子见君主哭了,赶紧假模假样地哭起来。年迈的晏婴不哭反笑,景公不解。晏婴说,人老了都要死,谁也不能例外。为这个害怕得哭很可笑,旁边的人也跟着哭更可笑,在这里我看到了一个昏君和两个馋臣。这就是著名的“牛山独笑”。

晏婴死后,景公非常悲痛,心灵越发孤单。一次酒后比赛射箭,景公没有射中红心,可臣子们还是一起喝彩,让景公很不高兴,他无比感慨地说:“真思念晏子啊!他死了17年了,竟没有一个人指点我的过失。今天射箭很糟糕,可他们的欢呼仍旧热烈,晏子可是从来不这样啊!”前489年,景公病亡,齐国大乱,晋国乘机伐齐,姜齐开始走向衰亡。

五、稷下学宫

稷下,又名“棘下”,古汉语中稷、棘二字同音,因齐都临淄西南城门稷门而得名。齐桓公田午年间在稷门外设置学馆,招纳天下贤士聚此讲学,遂称“稷下学宫”。在此活动的学者,齐人尊称为“稷下先生”。

(一)稷下学宫的产生背景

稷下学宫之所以在齐国得以建立,绝非偶然,而是政治、经济、文化政策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。秦国虽然最后一统天下,但在之前相当长的时期内,文化落后,思想保守,历史积淀较浅,难以形成文化的中心。南方的楚国地灵人杰,但由于战争频繁,又缺少相应的机构设置,难以吸引聚拢学者。北方的燕国、赵国,中原的韩国国力薄弱,魏国曾经一度强盛,但桂陵、马陵两次战役大伤元气,自此一蹶不振。因此稷下学宫出现在齐国,有主客观多方面的原因,而它的创设,则标志着东方文化教育的中心由鲁国转移到了齐国。

1.稷下学宫是时代发展的产物

战国时期最早尝试进行改革,由奴隶制进入封建制的国家是魏国,但改革力度最大的还是齐国。前386年,田齐取代姜齐,封建制度正式确立。为适应改革的需要,齐国统治者广开国门招贤纳士,并注重培养训练新一代贤才。因此,田齐几代君王都具有明确的网络人才、建立“智库”的意识。稷下学宫的出现顺应了战国时期的历史潮流,它把由奴隶主贵族世袭的官学,逐渐演变为培养封建统治者的学校。稷下学宫不仅仅是一所学校,同时也是齐国的“询议机构”,类似于当今的“政策研究室”,这里所发出的声音,往往成为政治的风向标。

2.稷下学宫的成立有赖于齐国雄厚的经济基础

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。自姜尚封齐便实行因地制宜的政策,管仲的治国理念更加直白“仓廪实而知礼节,衣食足而知荣辱”,经过几代人的努力,到齐桓公“九合诸侯,一匡天下”时,齐国成为当时最强盛的国家。农耕技术有很大的提高,到了收获的季节,“秋米如山,冠带衣履天下”。齐国的交通四通八达,手工业和工商业也相当发达。这些都为稷下学者的往来创造了便利的条件。

3.齐国立足实际、通于世变的思想传统奠定了浓厚的文化基础

齐、鲁同为周朝分封的诸侯国,但治国理念从一开始就有所不同,从而形成了齐文化和鲁文化的不少差异。周公旦的长子伯禽分封到鲁,三年后才回去述职,而姜尚只用了五个月便回去报喜了。原因就在于伯禽将周朝的习俗全部照搬过来,而姜尚基本沿用了当地的习俗。这种注重实际、讲究实用的传统得到了发扬,当年孔子向齐景公兜售“君君臣臣父父子”的理念,就遭到了晏子为首士大夫的强烈反对。因此,齐国的传统思想是比较解放的,政治气氛也是比较活跃的。而学术活动是为变化着的时局服务的,稷下之学兴盛之时,正处于奴隶制走向解体,封建制度尚未确立的特殊时期,需要有人对私有制的合法化大力地鼓与呼。稷下先生们的思潮多是适应这种变化形势的,他们的思想节奏与齐王意图天下,建立封建帝制的欲望是合拍的。

4.优厚的待遇和宽松的政策是吸引优秀人才的不竭动力

齐国给稷下学者很高的政治待遇。齐桓公开创学宫时,尊称稷下贤者为大夫。齐宣王时,稷下学宫达到鼎盛,齐宣王一次将76名稷下学者列为大夫。对于出类拔萃的人物,还鼓励他们评论国事,建议朝纲。淳于髡曾经暗讽齐威王荒政,威王受到启示,立下了“不飞则已,一飞冲天;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”的誓言,由此实现了大治。在经济待遇方面,齐国提供了非常优厚、舒适的生活环境:有豪华的府邸,配高档马车,连跟随的弟子也都跟着享受很高的待遇,着实令人羡慕。郭沫若曾说:“这些学者们得到了这种温暖的保护,也真好像春雨中的蘑菇一样,尽量地簇生了起来。”吃穿交用一概不用操心,还有很多人服侍着,“还不好让脑细胞活动充分向形而上学的方面去发展吗?养者与受养者两得其所,于是乎道家思想也就蓬蓬勃勃地兴盛起来了。”

(二)稷下先生与“处士横议”

齐国统治者最先意识到“争天下者必先争人”,因此允许“士无定居”,对各家学派来者不拒。大批知识分子精英云集稷下学宫,这里成为学者荟萃学术证明的中心。

1.兼容并包,来去自由

虽然稷下之学中黄老之学占过上风,但齐国对其他学派也是欢迎的。就学派而言,可谓五花八门,济济一堂,道家的田骈、慎到、接子、宋钘,阴阳家邹衍、邹奭;儒家的孟子、荀卿;名家的兒说和田巴;博学而无派的鲁仲连、淳于髡等。对于这些人,齐国采取了非常开明的政策:来去自由。孟子来到齐国,因感觉自己的学说难以实施,索性放弃优厚的待遇,坚持要离开。齐宣王极力挽留,实在留不住,以礼相送。淳于髡、鲁仲连、邹衍等齐国人也可以到别的国家游说,推行自己的主张。荀子曾到秦国去游历,回来后极力夸赞秦国官吏守法、朝廷清净,认为是最好的政治,军队建设也比齐国好。后来,荀子就到楚国兰陵去了。愿意来的非常欢迎,想走的不强留,还赠送路费,转了一圈不如意又回来的,仍表示欢迎。这种宽松自由的政策实在让人羡慕。

2.不治而论,百家争鸣

在学术上,齐国统治者实行自由辩论、百家争鸣,不治而论的方针。由于稷下学宫中学派林立,见解不一,主张各异,争辩是不可避免的,也是必需的。思想学术只有相互碰撞、交融,才会取长补短,相得益彰。因此稷下先生畅所欲言,著书立说,开坛讲学,一派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。辩论过程中,稷下先生注重摆事实讲道理,达到弄清是非的目的。孟子说:“君子岂好辩哉?予不得已矣。”这话说得真切。荀子则说“君子必辩”。尤其值得肯定的是,辩论过程中,先生们注意相互学习,做到“兼听则明”,“篡论公察”,而不要“唇枪舌剑”,逞口舌之利胡搅蛮缠。这种良好的风气,使得稷下学宫成为繁荣文化思想的自由讲坛。

据司马迁的记述,有以下先生的思想观点令人耳目一新:

淳于髡,齐国的上门女婿,齐王曾经拜他为上卿,“赐之千金,革车百乘,与评诸侯之事。”他曾劝诫齐威王居安思危,励精图治,也曾作为齐国的特使周旋于列强之间,纵横捭阖,连赵退楚。后来为表友好和平,齐王派淳于髡去楚国进献天鹅。出了都城门,一不小心那只天鹅飞走了,他就只手托举着空鸟笼,凭借着卓越的语言天赋,编造了一套欺骗的话头。见到楚王后,淳于髡说:“齐王派我来献天鹅,到了河上,我不忍心天鹅口渴,放天鹅出去喝水,谁知天鹅离开我飞走了。我本来想用刀剖腹,上吊自杀,又怕别人嘲笑楚王因为一只鸟而伤了使臣;我想另买一只来顶替,又觉得这样是不诚信的行为,而且欺骗了楚王;我想逃亡别国,又痛心齐楚两国从此断绝往来。所以过来服罪,甘愿领受大王的罪罚。”楚王说:“好,齐王有像这样讲究忠信的人!”用厚礼赏赐淳于髡,所赐的财物比有天鹅奉献还加一倍。在辩论过程中,淳于髡也是言辞犀利,论辩缜密,逼得孟子节节败退。孟子讲“男女授受不亲”,淳于髡问“假如嫂嫂掉进水里了,小叔子要不要伸手去拉?”孟子说这种特殊情况下,常规可以权变,要伸手去拉。淳于髡接着问,如今天人都掉到水里了,生活在水深火热中,你不去救援,又是什么缘故?作为齐国的“三卿”之一,你并没有上辅君王、下济臣民,这样“无益于国”的儒家学者能算是“贤者”吗?鲁国重用儒家,结果削弱地更加迅速和严重,这该如何解释呢?孟子只能顾左右而言他,估计后背已是冷汗直流了。

邹衍、邹奭是阴阳五行家。邹衍曾游历齐、梁、赵、燕等国,名噪一时。他们以所掌握的天文历法知识为依据,纵论古今天下,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因素。邹衍的阴阳五行说以探索自然现象开始,以阴阳迷信结束。他提出要“验之小物”,要实地考察,基于一定的天文地理知识,将中国“赤县神州”分为九州,把中国置于世界的博大范围之内,是“天下八十一分”中的“其一分”。邹衍去梁国,梁惠王亲迎郊外,隆重地尊为贵宾;到赵国去,平原君不敢正坐;到燕国去,燕昭王井水泼街、黄泥筑路,以示崇敬。这与孔子所到之处受到的冷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而邹奭,用司马迁的话说:“邹奭者,齐诸邹子,亦颇采邹衍之术之纪文”。

慎到,稷下学宫主要代表人物,虽然学“黄老道法”之术,但主张不脱离实际,不脱离社会,不采取消极态度。慎到的学说一是主张“齐万物以为首”,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有它可以的方面,当然也有其不可以的方面;二是主张“弃之去矣”,就是说人要像无知无觉得土块一样,就会“不失于道”;三是“尚法而无法”;四是“有后而无先”,即向后看而不要向前看;五是主张“定分”,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位置和责权利。慎到举例说,一只兔子跑,一百人追,其实好多人连一根兔腿也得不到。之所以追,是因为这只兔子属于“无主物”。集市上到处都是兔子,但没人争抢,因为各自有主。

兒说,宋人,善辩者也。兒说最著名的观点是“白马非马”。据说兒说过齐国的边界,需要缴纳“过路费”,人要交钱,马也要交钱。兒说不高兴了,说“马”需要交钱,可我骑得是匹“白马”,“白马”不是“马”,所以我只交一个人的过路费。当兵的肯定不听这“穷秀才”的歪理论,估计一个子也不能少。兒说到了稷下学宫后,“持白马非马也,服稷下之辩者。”按照他的理论,“白马”分解为两概念,即白与马,“马”主要指种类、形状,而“白马”主要指颜色,以区别于其他色差。因此“马”和“白马”就有差别,是两个概念,故曰“白马非马”。后来,公孙龙鼓吹此说而名扬天下。这当然是狡辩,但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,收费站口笼统地说一匹马多少钱是不是不够严谨和具体?小马驹收多少钱?怀孕的马按几匹收?死马要钱吗?分解成马肉收不收?似马似驴的骡子怎么办?既然是规范,就应该考虑周全,具有可操作性,实施起来才能照章办事,不至于“自由裁量”。

(三)稷下学宫的创举意义深远

稷下学宫是一所管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类型的学校。齐国官方出资,养士、用士为基本目的,因此可以说它是官学;然而对于学宫的教学和学术活动,由各家学派自主,官方并不多加干涉,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又是私学。稷下学宫存在的150年于历史长河只是短暂一瞬,但留给后世的影响却非常深远。它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,也促进了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的形成,使得“文人”能以手中之“道”与王侯将相抗衡,可以藐视王公大人,能在学术和政治领域内纵横驰骋,无所顾忌,独立创见,塑造了辉煌的稷下时代和灿烂的战国文化。稷下学宫集讲学、著述、育才与咨政为一体,自由游学、自由讲学、鼓励争鸣,尊重和优待知识分子,都显示了其成功之处。它所创立的《弟子职》为教育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,从尊敬师长到敬德修业,从饮食起居到着装仪表,从课堂授业到课下自修都做出了严格的规定,对后来官学、书院的发展影响深远。

稷下学宫尊重知识,尊重人才,罗致了当时天下贤士的绝大部分,其他各国无有出其右者,齐国的强盛也与此紧密相关。齐国创设稷下学宫的目的是为了一霸天下,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:尊重知识人才,推崇文化教育的齐国并没有笑到最后,恰恰相反,鄙视儒生、否定文化教育的秦国最终完成统一大业。这样的结局令人深思,文化教育与政治的关系耐人寻味。依附政治则生,背离政治则亡,这似乎是硬道理。但文化教育、思想学术的确应该具有独立性和超前性,如果教育之于政治只是一味地迎合、权变,教育便沦为了政治的附庸;如果政治之于教育只是一味地冷酷打压,防民之口的后果相当可怕。强大的秦朝二世而亡就是很好的例子。

作者简介:王书敬,男,淄博职业学院稷下研究院副院长,副教授。主要研究方向,中国教育史研究,高等职业教育研究。

淄博职业学院

稷下研究院

友情链接

淄博职业学院稷下研究院   版权所有   备案号:鲁ICP备05024484号

电话:0533-2348839    传真:0533-2348839

Powered by IOffice v4.0